時鐘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狼狗- 歷史

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進化都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於它,人們不僅用精美的藝術作品加以歌頌,而且還視其為最忠實的守護神,更是十二生肖中的重要一員……作為十二生肖中的一員,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始終有著很高的地位。這一點從中國不斷出土的考古發現中可見一斑。四年前,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陽市中心城區發現了舉世震驚的東周天子駕六車馬坑。它的發掘解決了自漢代以來關於夏商周三代“天子駕六馬”還是“天子駕四馬”的爭論,說明至少在東周時期“天子駕六馬”是存在的。不過,車馬坑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其中7只殉葬狩獵犬的傷感故事。讓我們回到東周時期,那時的貴族們喜歡駕馬驅車去狩獵,狗則是必不可少的伙伴。這個車馬坑的主人是東周25位天子中的一個,他生前酷愛狩獵遊玩。發掘時人們發現,這個車馬坑中有7隻狗,其中6只出現在最北面的馬車車輪下。專家們分析,這些狗是被綁縛在車上活埋的。



填土時,驚恐萬狀的小狗們紛紛躲藏在車輪下,結果當車兜壓塌後,那6隻小狗也都被壓死在車兜里。而只有一隻小狗的位置十分奇特,它出現在馬坑的半中腰,伴隨它的是一塊卵石。也就是說,這隻小狗當時掙脫了繩索向坑外爬,就在距離逃生僅一步之遙時,被人 ​​發現了,一塊卵石擊中頭部,中斷了小狗的逃生,也結束了它的生命。厚厚的黃土掩埋了這一切,
狼狗狼狗
托舉著這個小生命懸停在馬坑的邊緣。看著這個頗令寵物愛好者心酸的場景,我的心裡也像打翻了五味瓶。這些小狗雖不是寵物,而是主人的狩獵犬,曾伴隨在主人的車前馬後,叱吒風雲,揚威獵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麼到最後卻成了殉葬品?也許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讓心愛的獵犬為自己殉葬,就是給愛犬最高的榮譽了。其實,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它被馴化的年代大約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在西安半坡文化遺址的先民生活區中,曾發現為數眾多的狗的骨殖。此外,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彩陶壺上,也發現了4只家犬的形象,而且都描繪得生動可愛。這都說明,當時人與狗之間的關係相當明確,狗已經成為人類的親密夥伴。在中國,從新石器時 
狼狗狼狗
代的遺址中,已不斷有關於狗的發現。例如在距今7000~65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發現有狗的骨架;在河北省武安縣距今7000年前的磁山遺址,發現有狗頭骨的前半部和下頜骨,從其構造上來看,無疑屬於馴養成熟的狗,與它的祖先--狼相比,差異甚大。最令人期待的是,在中國吉林榆樹縣周家油坊等地層中,即舊石器時代的更新世晚期,約在公元前2.6萬~公元前1萬年,發現了大量哺乳類化石,除人類的化石之外,出現了家狗的頭骨“半化石"。雖然有人認為它屬於更新 ​​世動物化石,但更多的專家則認為它們是全新世或現代動物的遺骸。這類舊石器時代的家狗遺骸,可以表明中國東北地區的居民已開始將狗家化。也就是說,東北家狗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萬年以前。中國東北的原初人類是蒙古通古斯族,因此有理由認為,東胡、戎、狄、肅慎的先民,首先馴養了狗,其中狗戎就是有名的養狗氏族。
由此可見,東北和蒙古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早、中期的家狗馴化的中心。除此之外,在河南安陽、河北磁山、陝西西安半坡、山東大汶口、江蘇常州等地均發掘到全新世後期家狗的骨骼化石,由此可以肯定,中國是家化狗的中心之一。
狼狗狼狗
放眼世界,其他國家的考古資料也表明,狗很早就與人類文明相伴而行了:伊拉克賈爾木早期的村莊,公元前7000~公元前6500年的遺址中發現有狗的骨骼;土耳其凱奧努遺址的狗,被測定為公元前7000年;大約與此同時,歐洲也有了家狗,在丹麥中石器時代的馬格勒莫斯文化層中有狗的發現;公元前7500年英國約克郡的斯塔爾加爾中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了狗。此外曾有人公佈過,在美國愛荷達地方的洞穴中,曾發現公元前9500~公元前8400年狗的骨骼,但目前學術界對此還有爭議,尚難定論。從考古來看,狗的遺骸,早在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以及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發現。在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甘肅秦安大地灣、湖南澧縣夢溪,及稍後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龍山文化文化時期飼養已相當普遍。公元前13世紀甲骨文對“六畜”作了記載,在甲骨文文中,就有“五十羊五十犬”的文字記錄。從人類發展史的總體情況看,養狗的習俗可能淵源甚早,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狩獵生產中,作為狩獵的最佳助手,狗已開始步入被馴養的行列,故狗應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動物之一,而養狗習俗也應當是畜牧業中發生最早的生產習俗之一。中國的家狗遺骨,迄今在河南、河北、陝西、山東、山西、湖南、湖北、遼寧、內蒙古、安徽、江蘇、上海、福建、台灣等省份內的2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均有發現,遺骨的年代最早可達距今7000--8000年,如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均發現了家狗骨骼。
這種現象表明,在中國整個新石器時代中,養狗的習俗在南、北方地區都是十分風行的。有關夏朝養狗的習俗,目前在文獻記述和
狼狗狼狗
考古發掘中可資驗證的材料都不太多,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曾發現有陶塑家狗的實物和殉狗的墓例,說明夏代也是存在養狗習俗的。從新石器時代和商、週時期均十分盛行養狗的情況分析,夏代的養狗習俗也應該是較為流行的。商朝的養狗習俗,在考古材料中表現得尤為鮮明,以鄭州二里崗,安陽殷墟文化為代表的商文化遺址,均發現有大量的家犬骨骼。在商代的墓葬(尤其是晚期墓葬)中,用狗作殉獸的習俗十分流行,殷墟歷年來發掘的殷代墓葬,不管是貴族或平民墓,多半見有在棺底(腰坑)或棺面(二層台)上下殉葬家狗的現象,江蘇銅山丘灣發掘的社祭遺存中也發現用較多的狗來祭祀的現象,這些現象表明,商代養狗習俗的風行,是與日常生活之需(如食用和利用家狗作防衛)和殉葬祭祀之風密切相關的。甲骨文中也有不少用狗作祭牲的記錄.如“其寧風,三羊,三犬,三豕 ”“丁巳卜,又尞於父丁百犬百豕卯百牛”。這表明家狗在商朝人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物質和精神利用價值。西周狗與人相當親密.在考古發掘中,陝西長安鎬京、大原、張家坡、普渡村,湖北均縣朱家台等遺址均發現有家狗遺骨,陝西一帶發現的西周墓葬,也大多見有用狗殉葬的現象,說明當時狗與人的關係,是相當親密的。春秋《周禮·秋官》設有犬人掌犬性,相犬,牽犬者,屬於犬人所管。“祭祠共犬牲”,而必用六畜中的犬作犧牲祭祀品。春秋時期的大力士朱亥,戰國時期的荊軻摯友高漸離,都是屠狗賣肉出身的名家,由此說明狗的社會地位和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